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A片扒开双腿进入做视频,四川丰满少妇被弄到高潮,国产真实的和子乱拍在线观看

歡迎光臨西柏坡黨校教育基地!

這座城以地名緬懷英烈

發(fā)布時間:2023-11-17 09:01:10 人氣:984

江蘇省鹽城市所轄區(qū)域是革命老區(qū),在中國革命的各個歷史時期,不僅鹽阜大地上的人民作出了極大的犧牲,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民子弟兵也有很多把青春熱血永遠灑在了這片熱土上。為紀念革命先烈,以烈士命名的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的地名遍布鹽阜大地,共計有128處。

濱??h的陳濤鎮(zhèn),是以一位抗日女英雄的姓名命名的。陳濤,安徽省霍邱縣人,曾任阜寧縣東北行署二區(qū)工委書記。1941年9月4日,她和區(qū)青年隊的張崇山隊長及部分隊員來到了戴灘村,由于叛徒出賣,偽軍包圍了他們,陳濤帶領隊員們奮起還擊,終因敵眾我寡,21歲的陳濤光榮犧牲。黨和政府為悼念陳濤,將戴灘村改為陳濤村,后陳濤鎮(zhèn)也因紀念陳濤烈士而得名。

濱海縣的振東鄉(xiāng),是以一位華僑抗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陳振東,祖籍福建省廈門市,少時隨父兄僑居菲律賓馬尼拉市,上世紀30年代中期回國求學??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他積極參與抗日救亡活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來到了鹽城。1941年,他被日偽軍抓捕。在其被捕期間,雖經中共阜寧縣委、阜寧抗日民主政府多方營救,最后還是慘遭毒手。建湖縣東平村是以丘東平烈士命名的。丘東平,廣東省海豐縣人,新四軍著名作家、魯迅藝術學院華東分院教導主任,1941年7月23日,遭日軍襲擊,以身殉國,年僅31歲。

在鹽城犧牲的還有幾位紅軍戰(zhàn)士。阜寧縣羊寨鎮(zhèn)的世明村就是以一位老紅軍的名字命名的。童世明,河南省商城縣人,新四軍第3師第8旅第22團副團長,1943年在阜寧縣單家港戰(zhàn)斗中犧牲。射陽縣發(fā)鴻街是以陳發(fā)鴻烈士命名的。他是陜北老紅軍,新四軍第3師第8旅第22團團長,1944年秋在解放合德的戰(zhàn)斗中犧牲。郭猛鎮(zhèn),是以烈士郭猛命名的。郭猛,江西省吉水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1年,郭猛任新四軍第1師第2旅第4團團長兼政委,轉戰(zhàn)鹽阜地區(qū),先后參加了東臺、鹽城、上岡、興化等地的反“掃蕩”戰(zhàn)斗。1943年1月17日,侵占鹽城的日軍糾集300多人,到岡溝堆內黃八莊、唐劉河一帶“掃蕩”。第4團在郭猛同志的帶領下,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斗,郭猛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0歲。

鹽城

鹽城有許多以兩位烈士的姓合并命名的地名,此外還有以烈士群體命名,或以一位烈士的姓名命名、其墓地和紀念地里埋有許多一起犧牲的無名戰(zhàn)友。

鹽都區(qū)潘黃街道,是由曾先后擔任當年的鹽城縣一區(qū)區(qū)委書記潘克、黃煒兩位烈士的姓合并而命名的。潘克,安徽省當涂縣人,1938年參加新四軍,1940年隨新四軍東進來到鹽城,1941年7月?lián)嘻}城縣一區(qū)區(qū)委書記。1941年,在審判叛徒的時候,潘克被敵人包圍,他揪住叛徒投入楊花河里,同歸于盡。潘克犧牲后,1942年4月,黃煒接任區(qū)委書記。黃煒,安徽省肥西縣人,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畢業(yè)于抗大四分校,隨劉少奇率領的干部大隊來到鹽城。1943年8月7日,黃煒在敵人的一次突襲中不幸犧牲,年僅23歲。

濱??h的吳姚村,也是由1943年10月在天場對日作戰(zhàn)中犧牲的吳榮光、姚木清兩位英雄的姓命名的。

“東坎街道三烈村”,則是以在1943年7月在阜東縣浦西鄉(xiāng)遭敵殺害的孫志敏、孫海洋、孫永軍3位烈士命名的。射陽縣的四烈村,是以1947年5月在東三港戰(zhàn)斗中犧牲的王玉干烈士、1947年5月在新生鄉(xiāng)戰(zhàn)斗中犧牲的黃秀芳(女)、陳正亞、王文俊烈士命名的。東臺市的五烈鎮(zhèn),是為了紀念唐學海、陳維仁、許文華、孫保民、李友存5位烈士而命名的。

東臺市三倉鎮(zhèn)的紅烈村是以6位烈士命名的。竇洪昌、范桂生、許學和、曹國良、唐發(fā)春5位烈士,都是在1943年被日寇殺害的;竇景龍烈士則是本村人,農民抗敵協(xié)會會長,1948年10月被國民黨殺害。

射陽縣海河鎮(zhèn)的烈士村是以18位無名烈士命名的。1944年農歷五月初十,新四軍第3師第7旅第20團第3營22位勇士,在塔港阻擊日軍,與敵血戰(zhàn)7個多小時,接連打退敵人5次沖鋒,我軍18名未滿20歲的戰(zhàn)士壯烈殉國,均沒有留下姓名,18位勇士被集體安葬在海河村境內,此村也改名為烈士村。

濱??h天場鎮(zhèn)的秉義村的命名,源自1940年12月被敵特殺害的區(qū)委代理書記戴秉義,同時遇害的還有10多位區(qū)委工作人員。海峰村的命名,是為了紀念1942年2月28日新四軍第24團攻打溝墩敵據點時犧牲的第7連二排副排長陳海峰及同時犧牲的其他無名烈士。

射陽縣興橋鎮(zhèn)的誠民村是以李誠民烈士命名的。1942年9月14日,當?shù)厮膮^(qū)副區(qū)長兼區(qū)大隊隊長李誠民遭敵包圍,當他指揮部隊向西南撤退時,不幸中彈犧牲。此戰(zhàn)犧牲6人,被俘6人,其中5人慘遭活埋,共11名烈士。

多年來,鹽城市一直把這些以烈士命名的地名看成是鹽阜大地上珍貴的紅色印記。這些以烈士命名的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是當?shù)厝嗣袢罕姷尿湴?,烈士的紀念碑、亭和墓地也成了當?shù)厝嗣袢罕娺M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具影響力的基地。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上一篇:紅色照片背后的故事:神仙山保衛(wèi)戰(zhàn)
下一篇:總理鋼紙箱中的“秘密”